国乒男队现役一哥,王楚钦被北京大学拟录取为2025年硕士研究生,在公示期间,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风波,大量球迷通过网络平台对王楚钦的录取资格提出质疑,甚至有人实名举报招生程序存在不公。北京大学体育部称已启动调查程序,但事件背后的争议仍持续发酵。
作为男队新生代领军人物,王楚钦的职业生涯星光熠熠,从青奥会男单冠军到世乒赛男双登顶,虽然暂未获得三大赛登顶,可他才25岁,已成为中国乒坛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。今年初,北大2025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,王楚钦的名字赫然在列,许多球迷非常期待他在体育硕士文体双修,那什么原因造成王楚钦遭遇大麻烦呢?
经过深入研究,质疑原因曝光,争议焦点主要有三点,第一,王楚钦的初试成绩未公布分数,复试后总成绩却位列所有考生之首,若其他考生均需公开初试成绩,为何王楚钦能享受特殊待遇?第二,王楚钦目前仍为国家体育总局下属事业单位,北京先农坛体育运动技术学校的在编运动员,如果没辞职或停薪留职,不能参加全日制考研,质疑占用教育资源。第三,作为现役国家队主力,王楚钦每年需参加国际乒联巡回赛、亚运会、世乒赛等多项重大赛事,训练与比赛几乎占据全年日程。北大体育硕士虽采用弹性学制,但课程学习、论文答辩等基本要求仍需时间投入,王楚钦有时间吗?
球迷的担忧不无道理,在为国争光的使命与个人学业之间,王楚钦能否真正实现‘鱼与熊掌兼得’,质疑声更多的是“特殊通道”挤占普通考生名额,成为“镀金”的工具。王楚钦的北大读研受阻了吗?实际上,他并非首个涉足高等学府的运动员,从姚明入读上海交大,到苏炳添成为暨大教授,队内好友陈梦也才于巴黎夺冠后,进行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,顺利毕业。运动员深造已成为中国体坛常态,大众提出的问题,也有助于完善制度,鉴于王楚钦对国家的贡献,也有助于提升他的综合素质,争议点全部改正,也不影响王楚钦的录取结果。
面对运动员特殊招生政策的复杂心态,北大回应保研政策中,对“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专业潜力”的考生可适度放宽录取条件,录取过程“严格遵循教育部及学校相关规定”,对特殊人才的选拔标准“既包含运动成绩,也综合考察学术潜力”。值得一提的是,导师对王楚钦研究方向的创新思维满意!
当掌声与质疑交织,王楚钦在追求竞技巅峰,先预祝他在澳门世界杯赛顺利通关吧!